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问卷调查分析
一、 调查目的
汉语新课程标准指出: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,汉语课程应爱护学生的好奇心、求知欲,鼓励自主阅读、自由表达,尊重个性差异,培养合作意识,积极倡导自主、合作、交际的学习方式。”这说明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本,发掘学生学习的潜能,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,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、主动性,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。
为了解我们班学生自主学习现状,发现问题,找出原因,为开展“在汉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 ”课题研究提供依据,2016年3月,我对本班学生自主学习现状进行了调查。
二、调查方法、内容及对象
1、调查方法:问卷调查法。
2、调查内容:本次调查的内容涉及小学生课前预习的看法、课前预习方法、以及家庭作业等各方面的学习习惯问题。
3、调查对象:五年三班、五年七班共72名学生。
三、调查结果与分析
(一)结果概述
本次共发出72份问卷,回收72份,回收率100%。本次的调查对象是我教的两个班学生。调查结果显示,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。在课前预习、做作业、查阅工具书等各方面的习惯上都存在着明显的缺陷。
(二)数据分析
(1)家庭作业情况。
从以上的问题答卷来看,家庭作业一般完成的情况来看自己主动地完成32人,占44%,在家长的再三督促下才勉强完成25人,占34.7%,玩够了,才动笔写作业12人,占16.7%有时不写作业的5人,占6.9%。
(2)课前自主预习的情况
即使老师没有要求,也经常预习的占6人,占8%,老师要求预习就预习,没有要求就不预习的46人,占63%,老师布置了预习作业,有时预习,有时也不预习15人占20.8%,从来不预习的5人占6.9%。
(3)喜欢的学习方式情况
自己不停的想,直到找到答案的4人占5.6%,自己先独立学习,不懂的再听老师讲解的49人,占68.1%,完全听老师讲解的19人,占26.4%.
(4)讲新课之前预习情况。
选自己认读生字词,朗读课文的48人,占66.7%在老师的命令下,预习的10人,占13.9%,父母的监督下,预习的14人,占19.4%
(5)预习方法的情况
汉语课你的预习方法,查工具书的46人,占63.9. %熟读课文的17人,占23.6%,不懂的地方打个问号或者用横线画出来的7人,占9.7%其它2人,占2.7%。
总之,可以说还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。
(三)成因分析
这种状况是如何产生的呢?我们认为,应该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:
1、教师方面:
(1)教师没有从班内的学情出发,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差异,也就是说根据学生的情况要制定适合学生的学习策略。
(2)以满堂灌的教学使孩子失去了许多探究的机会。有时生怕学生弄不懂,喜欢为学生解决一切问题,这样反而使学生失去了探究问题的机会,久而久之,学生便对教师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性,自己不肯去查资料、查阅工具书,从来不愿自己开动脑筋去解决问题。
2、学生方面:
(1)学生在预习的时候不知从何下手,有的学生根本不把预习当一回事,即使老师布置了他也不会去做。
(2)学生的课外负担过重,导致学生厌学。
(3)学习兴趣不高,自觉性不强,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。
四、适应的对策
1、教师方面:
(1)加强业务学习,提高自身素质,培养良好的教育教学习惯。要想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,应让教师养成良好的教学习惯,正所谓言传不如身教。
(3)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、,在课堂上,善于利用教材,灵活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,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把自主权交给学生,真正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。
2、学生方面
(1)创设问题情境,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。
(2)营造自主学习的人际氛围,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。
(3)设计符合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容,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。
总之,我们学生在一个完全自主、和谐开放、愉悦快乐的环境中学习,思想上没有丝毫压力,他们是课堂的主人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研究,以自主学习为主,这样的课堂体现的是一个“活”字,学生的学习方式灵活,思维活跃,他们得到的是学习的快乐与幸福。
评论
还能输入140字
用户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