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学前教育宣传月】法治护航学前教育 家园共育成长之路
- 2025-05-26 09:05
- 阅读 349
为迎接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》的正式施行,结合2025年学前教育宣传月“学前有法,善育有规”的活动主题,5月20日,延吉市向阳幼儿园面向小班幼儿家长开展了“《学前教育法》引领家庭高质量陪伴”的家长学校普法宣传活动。旨在通过法律解读、策略分享与互动交流,助力家长把握法治时代育儿新方向,构建家园协同育人新动能。
活动中,幼儿园相关负责人围绕《学前教育法》中家庭责任相关条款展开深度解读。结合“家长参与幼儿园管理权利”“家园合作义务划分”等典型案例,详细阐释了法律赋予家长的知情权、参与权、监督权,以及配合幼儿园开展保育教育的法定义务。
在法律背景下,家庭教育策略的科学性至关重要。相关负责人指出,家长应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,注重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、社交能力和良好品德。通过亲子互动、游戏等方式,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,避免过度干预和拔苗助长。“法律明确禁止幼儿园教授小学化内容,家长也应避免拔苗助长式教育。”相关负责人特别强调,学前教育的核心是“奠基性”而非“超前性”,家庭需回归“陪伴成长”本质,在情感支持、习惯养成、社会交往等维度履行责任。
在话题互动讨论环节,“兴趣培养一定要报兴趣班吗?”“提前对孩子进行小学知识的灌输和训练有哪些危害?”“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?”等问题引发家长们的热烈讨论。部分家长坦言曾因“起跑线焦虑”盲目报班,却忽视孩子兴趣;也有家长反思“拼音突击训练”导致孩子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,普法相关负责人现场回应指出,家长应尊重孩子的意愿,观察孩子的兴趣点,理性选择兴趣班,避免盲目跟风,提前灌输小学知识,这种做法违背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,容易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,影响后续学习。而超前教育易破坏认知发展规律,导致“三年级现象”等后续学习障碍,学前阶段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品质和综合能力,为小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,在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和习惯方面,家长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、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图书、亲子共读等方式,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,让阅读成为孩子生活的一部分。
此次普法宣传活动,不仅是一次法律知识的传递,更是一场关于“什么是好的学前教育”的教育理念革新。向阳幼儿园今后将继续以《学前教育法》为纲领,建立"法律宣讲常态化、家园互动精准化"的协同育人机制,通过家长课堂、法治实践活动等多元形式,持续提升家园共育效能,为幼儿成长构筑坚实的法治后盾。
撰稿人:许崇娥
拍摄人:徐磊
发布评论
还能输入 140字
用户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