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雨润于心 清明融于情
- 2023-04-03 08:43
- 阅读 63
清明节距今已有2千多年的历史,古时也叫三月节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。在二十四个节气中,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。
传颂经典,传承文化。为让幼儿进一步了解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,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深远底蕴,知道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。3月31日,向阳幼儿园开展了以“春雨润于心,清明融于情”为主题的清明节教育活动。
活动中,教师首先与幼儿一起了解清明节的由来、习俗以及相关的传说,知道了清明节又称踏青节、行清节、三月节、祭祖节,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。随后,教师还讲述了革命先烈的事迹以及当地的红色革命史,让孩子们不仅了解到过去的历史,还进一步激发了幼儿爱国主义情怀和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。
“清明时节雨纷纷,路上行人欲断魂。借问酒家何处有,牧童遥指杏花村。”教师用细腻灵动的诵读引领幼儿走入传统文化的殿堂,增强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。
每到清明节,家家户户都会吃煮鸡蛋,寓意着一年身体健康、平安顺遂。“小小的蛋壳究竟能变成什么呢?”“能变成恐龙、变成小花、变成小兔子、变成彩虹”……孩子们愉快的投入到创意设计“清明蛋”活动中,用七彩的画笔装饰了色彩纷呈的彩蛋,将自己心中五彩斑澜的美好梦想展现出来,感受到传统习俗的快乐。
风筝又称“纸鸢”“鸢儿”,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。幼儿把自己喜欢的图案画在风筝上面,在教师的带领下把风筝放上蓝天,期望小小的风筝能给自己带来好运。
“蹴鞠”是现在足球的前身,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。孩子们在操场上,来了一场蹴鞠大比拼,感受了一下古人的“足球运动”,两队小队员,你踢我挡,你攻我守,在快乐的比赛和欢笑声中,进一步体验到中国传统的清明文化。
春回大地,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,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,中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。周末孩子们在爸爸妈妈的陪伴下走出家门,就近感受春天的气息,还把对春天的感受通过手工和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。
通过本次清明节主题活动的开展,将中国传统文化与幼儿园教育紧密结合,让幼儿了解清明传统节日的由来和习俗,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和魅力,在传统文化智慧的熏陶下,在清明花语中尽享春日的美好,进一步加深了家园情、师幼情、爱国情。
撰稿人:孙禹瞳
拍摄人:韩海东
发布评论
还能输入 140字
用户评论